b
gg

我免费铺货 你开店“甩尾”

4月18日,以“尾货对接”为主的创富对接会在郑州市创业孵化园举办,近20位项目商的夏季针织服饰、品牌化妆品等尾货现场展示,供市民淘宝。

除了尾货甩卖之外,济源特色食品“鸡蛋不翻”、小家电寻经销等创富项目也同时在现场对接,寻找合作机会。

我免费铺货 你开店“甩尾”

在对接会的“尾货专区”,一进门,视线就会被一溜排开的针织品外贸尾货展位吸引过去,众多款式的棉袜、凉鞋、T恤衫、内衣以及家居服等尾货被市民拥挤着抢购,统一都是5元~10元的价格。

“我考察了几次尾货销售,觉得生意不错,创业者能不能也介入经营尾货?我们也想抓住这个商机。”刚刚购买了几件尾货产品的投资者黄先生表示。

我免费铺货 你开店“甩尾”

“这是我们亲自到浙江等地的厂家组织的针织品尾货货源,你别看小小的棉袜子零售价不高,但是利润空间并不小呢。”这家“阳光外贸折扣店”的负责人张培培介绍山东有尾货外贸市场吗,他们通过组织尾货货源,然后进行整合销售,发现“尾货”当中有大商机。

“最先我们主要经营针织品方面的外贸尾货,尤其是经济形势遇冷以后,沿海很多厂家都积压了大量货品,随后我们开始尝试包括电子产品的尾货,这些货品质量不错价位又低,在内陆地区很有市场。”张培培说。

经营“尾货”,开家小店也能享受统一配货、送货上门高格外贸尾货、调换和帮助组织货源的服务吗?张培培说,他们想依据手中的渠道优势,在河南省内开办连锁的“外贸尾货折扣”小店面。

“这种货品在都市村庄以及省内的二级市场比较适合,目前我们在全国已经有180余个经销代理商、20家加盟店面,还有7家直营店,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经验。”什么季节进什么货、价位怎样定,全部由公司统一安排,对于没有创业经验的人而言较为适合第一步尝试。

如果能够提供店面的一年以上房屋租赁合同,地理位置经过公司认可,加上1万元左右的货品、品牌押金,一家“外贸尾货折扣店”就能够开办起来。

“加上房租、人员,每个店面总体投资在2万元以内,我们会根据季节首先免费铺货1万元,专门销售我们组织的各种尾货,销售利润在30%左右。”张培培说。

针对现在大学生创业的浪潮,张培培想到一个帮助他们的办法:“如果是大学生创业,3个学生联合销售,只需要提供他们的身份证明,或者所在院校老师的担保,我愿意为他们免费铺1000元~5000元的尾货,这样他们就可以在校园里销售,零成本创业。”

据了解,目前这家“阳光外贸折扣”的货源品种有近20种,根据流行趋势的不同,他们会统一安排经销者,为其配送不同的经营内容,尽量避免冲突现象。

合作:免费培训家电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创业模式,免除初次创业的大学生前3个月的代理费用。

商丘人王俊杰在郑州已经有了一家成熟的家电商贸公司,主要经营电源插座与LED照明系列小家电。

王俊杰说,自己第一次留心小家电还是2001年的事。“当时我到义乌、北京、石家庄等地考察,发现好的商贸公司做家电批发一天就能发出20万左右的货物。”王俊杰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,自己将来创业也要做家电品牌代理。

之后,王俊杰先在郑州的几家电器公司做营销工作,一方面学习电器公司的运作,一方面自己准备开家电公司,逐渐摸到了一些门道。

2006年,王俊杰开办了自己的电器商贸公司,主要代理各种小家电,针对学生以及乡村市场。“别看售价低,但这种小家电的利润空间比较大,很多大学生从我这儿批货,像HelloKitty造型的电脑触控台灯在超市零售价30~35元,而学生代理在校园格子铺里的售价为25元,很受欢迎。”

王俊杰表示,为了配合农村家电下乡,公司还针对农村市场自主研发、生产了“多位插座”等物美价廉的小家电产品,现在自己的小家电产品已经有200余种,渠道扩展至河南省18个省辖市。

目前,他想把自己的小家电产品进一步推广,通过创富对接会寻找经销、代理方面的合作者。

合作:创业者可通过3天到一周的学习时间掌握技术,同时项目商配备3只这种专门的“食品鏊”。

对接会上,一种听起来名字挺“奇特”的小吃吸引了大家品尝咨询,“这叫做鸡蛋不翻,是我家乡济源的一种传统小吃。”项目商聂国珉介绍。

在燃气灶上放置一个凹型的小器皿,浇上油之后,用一勺跟做煎饼果子的面糊类似的“米糊”浇进器皿,盖上盖,很快我免费铺货 你开店“甩尾”,一个形状像小碗的“不翻”就成型了,然后再把鸡蛋加上葱花搅散,浇在上面,一分钟后,一只盖着金黄的鸡蛋外衣的“鸡蛋不翻”就出锅了。

“鸡蛋不翻是济源历史悠久的民间风味小吃,几乎每个济源人都和它有难舍的情节。”聂国珉说,自己把这种小吃的器皿进行了改良并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,想把这个项目带到郑州推广。

因为“鸡蛋不翻”的原料是大米打成的浆发酵做成的,好吃还不容易长胖,加上鸡蛋的营养,不需翻煎,只需一分钟即可出锅,所以因此得名。

“卖多少钱一个?”有创业者咨询。“加鸡蛋的是一元钱一个,也可以不加鸡蛋卖五毛钱一个。”销售人员一边制作一边回答,有好奇的顾客对于制作“鸡蛋不翻”的器皿很感兴趣,觉得关键就在这个凹型的小器皿上,“的确,我们把它叫做食品鏊,申请的专利也是这样称呼的。”

据了解,这种“鸡蛋不翻”特色小吃的合作方式是技术培训,创业者可以通过3天到1周的学习时间掌握技术,同时项目商配备3只这种专门的“食品鏊”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0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
b